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早安大明

第950章  长威伯的虎威

早安大明 迪巴拉爵士 7312 2025-04-12 12:24

  

  

南京有魏国公一系坐镇,有六部尚书执掌,但历代帝王依旧不放心。

  疆域太大是一回事,迁都去了北平后,南北渐渐疏离让帝王担心南方生变,故而会让信任的内侍坐镇南京。

  南京守备太监汪岩很瘦,看着一股风都能吹跑的那种干瘦。穿着袍服,让人觉着里面就是一具骨架在撑着。

  汪岩的脸也廋,两个眼睛因此显得有些大,看着多了几分凶狠。

  “今日咱总觉着心神不宁,早上起来昏昏沉沉的,说来也怪,往日清晨屋顶便会有鸟鸣,今日却鸦雀无声。”

  汪岩在吃饭,作为南京守备太监,他有监控整个南方之责。也就是说,整个南方的事儿他都可以插一手。

  所以论权势,那些文官见到他不说点头哈腰,但依旧得客客气气的。

  但凡他有所求,只要不过分,无有不允。

  少了那个玩意儿人还得活吧!

  人要不想活成行尸走肉,就得给自己找个爱好和目标。

  汪岩别的不爱,就爱权力和美食。

  他吃饭讲究,饭桌必须是上好木材打造,一股子木香悠然,令人浑身松弛,胃口大开。

  碗碟来自于最好的窑炉和工匠之手,和宫中帝王用的差不多。

  原先在宫中时,汪岩吃的是北方菜系,习惯了之后,甫到南方,鱼虾成了餐桌上的主角,让汪岩颇不习惯。

  等他习惯了南方饮食后,每次回京述职都会带着厨子随行。无他,吃不惯北方菜系了。

  今日的主食是苏州面条,看似清汤寡水,实则大有文章。汤是用多种食材熬煮了一夜,把渣滓过滤掉后,加上特制的细面,浇上浇头,最后是一把葱花,瞬间就把香味激发了出来。

  菜有五道,数量不多,却颇为精致。

  鱼是少不了的,丢后世能让那些土豪们趋之若鹜的野生大黄鱼便是汪岩的心头好,清蒸后加了秘制调料,细嫩而入味。

  汪岩吃了一口黄鱼,有些意趣阑珊。

  侍候的内侍是他的心腹李欣,给他夹了一条酱鸭舌,笑道:“您这是担心松江府的事儿吧?”

  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。昨夜咱就梦到了陛下震怒……”汪岩点头,漫不经心的夹起酱鸭舌,缓缓把那两条细肉吃了。

  “这事儿按理和您没关系,您都上了请罪奏疏,陛下那边应当不会迁怒。”李欣跟着汪岩在南京吃香喝辣,恨不能老汪一直留任南京。

  “陛下的性子哎!你不懂。”汪岩说:“南方人都说陛下刚愎,可他们也不瞅瞅,若非陛下强硬,这个天下早就乱了。就说杨廷和,那人在南方名声极好。当年他率百官逼迫陛下之事,在南方却被赞誉为为天下人发声。狗东西!”

  汪岩吐出口中的鸭舌骨,骂道:“杨廷和狼子野心,赞誉他的,多半是同类。”

  “汪太监。”

  门子站在门外,“魏国公那边令人传话,说晚些在守备厅议事。”

  自从永乐帝迁都北京后,南京就成了后娘养的,哪怕留下了一个小朝廷的架子,可权力却被分薄大半。

  比如说吏部,按理南京吏部就该管着南方的官员,铨选之事一力担之。但不好意思,铨选之权在北京吏部,在熊浃那里。至于南京吏部,只有一个权力,那就是考察南方官员。

  即便是考察南方官员,考察结果依旧要上呈给北京吏部,由北京吏部说了算。

  这就是个鸡肋的吏部。

  六部中五部皆是如此,唯有兵部好一些。

  南方每日有无数事儿,小事儿由地方自行处置。出了大事儿后,总得有人拍板吧?

  大明为此设立了一个制度,叫做守备制度。

  这个守备制度分为三部分,其一是守备武臣,当下是魏国公一系。其二是守备太监,便是汪岩。其三是参赞机务,成华年后,便一直由南京兵部尚书担任。所以兵部在南京六部中权力最大。

  就相当于政事堂中兼职礼部尚书的徐阶,虽说在政事堂被严嵩父子打压,但好歹手中还握着一个礼部,不至于无所事事。

  “知道了。”汪岩随意用了些,起身后,又坐下,“罢了,且吃了鱼腹。”

  丰盈的鱼脂让汪岩极为享受。

  吃了最精华的部分,他再度起身,“北边若是有消息,马上禀告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汪岩出了饭厅,眯眼看看春光,“是个好日头。”

  李欣笑道:“这阵子阴天太多,这不,突然就放晴了,可见那事儿也该有个好结果了。”

  三套守备人马互相牵制和监督,一起掌控南方。遇到大事儿,三方便会在守备厅商议决断。

  守备厅,便有些北京政事堂的味儿。

  守备厅设置的比较简单,用前任守备太监的话来说,南方这些人既当了婊子,又想立牌坊。

  何意?

  三位守备大佬的日子颇为奢靡,可为了糊弄朝中,便把守备厅弄的一干二净,想让帝王和朝中觉得自己尽忠职守,不贪不腐……

  一进去就能看到三张椅子,按理该是四张:守备武臣还有个副手,但去年那位勋戚病倒了,一直不好,嘉靖帝不知为何也未曾指派人接手。所以只有三把椅子。

  至于墙壁上……看着空荡荡的墙壁,汪岩觉得就和自己此刻的心情一样,寂寞的就像是白天的秦淮河。

  秦淮河最热闹的时候是晚上。

  “魏国公。”汪岩拱手。

  徐承宗拱手,“汪太监。”

  汪岩看向右侧,南京兵部尚书林志安坐在那里发呆,他冷笑,“林尚书这是对咱不满?”

  林志安一怔,这才起身,“本官在想事儿,一时未曾顾及……得罪了。”

  南京六部尚书多是宦海失意人,这些人若是自暴自弃,连徐承宗的面子都不用给。

  你是武臣,咱们是文官。南方是我士大夫的天下,有本事你徐承宗便跳出来和咱们做一场。

  历任魏国公大多谨慎,故而一直和文官们保持着相安无事的格局。

  但南京守备太监不同。

  曾有人说,内侍少了那个玩意儿,性情偏激,别人觉得正常的话,他们会觉得你是在讥讽自己。

  一旦激怒了这等阉人,回过头他一份密报送到帝王案头,霹雳雷霆顷刻即至。

  所以,宁可得罪魏国公,也莫要去得罪守备太监。

  这话当然有失偏颇,真要惹恼了魏国公,那积蓄多年的能量迸发出来,不是谁都能挡住的。

  见林志安致歉,汪岩这才坐下。

  他和徐承宗是平排而坐,而林志安的椅子要略靠后一些。

  这便是规矩。

  汪岩坐下后,干咳一声,“魏国公可是有大事儿?”

  徐承宗点头,“松江那边,陈连让人传话,说松江一地群情汹涌。”

  “汹涌个屁!”汪岩冷笑道:“纵火烧死人的是他们,事后喊冤,说朝中不公的也是他们。天下的好事不能都被他们占了吧?这陈连是什么意思,难道是想为凶手张目?”

  这个狗太监,一开口就喷毒……林志安说:“陈连如今日子也不好过。”

  “他好过不好过与咱何干?”汪岩拿起茶杯,斜睨着林志安说:“咱们还是先顾着自家要紧。”

  狗东西……林志安暗骂,脸上却苦笑,“谁说不是呢!不过此事还得等朝中决议不是。对了,此次魏国公让咱们来商议,可是有了决断?”

  “朝中如何,我尚且不知。”徐承宗淡淡的道:“不过松江府那边既然群情汹涌,必然有人在兴风作浪。我本想等陛下和朝中决断后再依令行事,不过如今看来那些人是等不及了。若是任由局势蔓延下去,我担心会出大事。”

  徐承宗一脸毅然,“咱们身负陛下重托,岂能坐视?”

  啧!

  林志安觉得徐承宗今日有些反常。

  谁不知道魏国公一系历来谨慎,此事一出,林志安判断徐承宗必然会选择观望,等待事态发展,等待朝中决断。

  可这厮今日竟然主动出手,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?

  事有反常即为妖!

  林志安谨慎的道:“魏国公可是收到了什么消息?”

  “未曾。”徐承宗摇头。

  汪岩嗬嗬一笑,“难得魏国公这般呐!”

  这话是明晃晃的讥讽徐承宗胆小如鼠,但徐承宗却面不改色,“松江府之事一出,各地反对新政的声音甚嚣尘上。我担心会有人效仿。”

  汪岩有些犹豫,他知晓能让徐承宗能做出这等大胆决定,必然事出有因。

  他是空降派,而魏国公府一直在南京,论消息灵通,他远不及地头蛇徐承宗。

  咱是支持还是……

  支持,若是出了岔子,他也得背锅。不支持,一旦嘉靖帝觉得他这个守备太监无能,回过头他就得回京吃北方菜系。

  林志安也是如此担心,二人相对一视,都在心中大骂徐承宗。

  狗东西,知晓了消息却不说。

  徐承宗看着二人,按照孙齐的分析,他必须抢在蒋庆之南下的消息传到南京之前做出决断,而且要广而告之。

  ——让南京,最要紧的是让京师看到国公的忠心耿耿!

  “我已令人去了松江府!”徐承宗说道:“不是查探。”

  单独查探犯忌讳。

  “就给陈连带句话。”

  “什么话?”汪岩问。

  魏国公一脸坚毅。

  “要用雷霆手段震慑不法,出了事,我担之!”

  这时李欣出现在门外。

  还有一个兵部官员。

  “汪太监。”

  “何事?”正在琢磨徐承宗用意的汪岩问道。

  “长威伯一路疾行,此刻距南京不到百里!”

  “竟然是长威伯南下?”

  汪岩愕然看着徐承宗,心中大骂:卧槽尼玛徐承宗,你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!

  林志安也是如此,兵部官员进来,“尚书,北京兵部行文,快马刚到,长威伯率虎贲左卫南下!”

  林志安霍然起身,“松江府之事,严查!”

  “严查!”汪岩一脸肃然,“不管查到谁,一查到底!”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